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自主论文

什么是自主性学习

2015-11-13 10: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71| 评论: 0|原作者: 吴国平|来自: 网络

摘要: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鲜活的生命体。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定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 ...

什么是自主性学习

自从20世纪末开展新课以来,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性,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话题。改变课程中被动接受学习现象,提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乐于探索、主动思考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传授知识同时培养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的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鲜活的生命体。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定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自主性学习研究国外已开展近一个世纪,而我国对自主性学习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教育容易受到地域等条件影响,加上各国研究者的立场和看法不同,目前对什么是自主性学习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和看法。各国自主性学习研究者的理论对自主性学习都关注到三个特征:

  第一、学生所有运用的自主学习策略;

  第二、学生能对学习效果保持一定热情的自我评定、自我反馈;

  第三、学生能对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的自我反馈建立一定的依赖机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自主性学习我们可以这么去定义:为了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结果,学生选择和运用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在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做出一定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准确认识自主性学习定义,我们一起来细分一下。对于“为了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个框架去理解:

  学生为什么学?包括学生学习的自我动机、学习目标、自我判断、意志力等各方面。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主动性学习,这种主动性区别于被动性,如在学习中表现的“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表现的是学生内在需要,“要我学”是基于外部条件的存在。

  对于“学生选择和运用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个框架去理解:

  学生如何学?什么时候学?跟谁一起学?在哪里学?包括学习策略的使用,时间的规划,对社会环境的反应和选择等等各方面。

  如果说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我要学”,那么自主性学习的独立性更加体现在“我能学”上面。这种“我能学”的学习品质表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性上面。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是一个从“鱼”到“渔”的过程,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转变过程。当教师的教不断“弱化”,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不断得到加强。

对于“在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做出一定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个框架去理解:

  学到了什么?包括对学习结果的控制,对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行为控制等各方面。

  自主性学习对学生为什么学习、学什么、如何去学等等方面应有一定自主性意识和反应,这些集中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计划、自我调节、自我判断等各方面。如学习活动结束后,学生有着对学习结果及时进行检查、总结、反思等各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确定我们的学生是否是自主性学习,只需要从这三方面去考查便可。如果学生都符合这三个方面的标准,学生就完全处于自主性学习中;如果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不符合这三个方面,就处于完全不是自主性学习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介于两者之间,他们可能在某些学习行为方面是自主性学习,在另一些方面是不完全性自主学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5011796号 )

Copyright © 2014 自主学习(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