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马博文--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

2019-4-1 09: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50| 评论: 0

    马博文是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从教5年,马老师总能很快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且喜欢尝试一些教学中的新鲜事物。参加自主教育活动以后,马老师对于教学有很多新的感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马老师的分享吧~

【自主教育解读】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应当牢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道理。

【自主课堂构建策略】

从班级管理和数学学科教学两方面结合,培养学生做一个自主人。

【自主教学法】

      加法运算定律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是在加法及验算、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现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引导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出运算定律。学生虽然在此前的学习中,对四则运算中的一些性质和规律有感性的认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本节课毕竟是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方法,并通过学生自己的举例发现规律,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教学中,两个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这样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4、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应该让学生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例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然后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全班交流时,可以让学生具体说说他们所举的例子。其中,对于直接写等式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甄别,使学生形成合理、科学的验证方法。还应更强调本课难点,如结合律等号两边的加数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位置和运算顺序;结合律的特点是运用小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把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算、让学生在课堂上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巩固,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感悟与收获】

      回顾自己 2018 年这一年的自主教育之路,让我收获颇丰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第七届自主教育峰会,另一方面则是我的自主课堂。柏拉图说过:“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去找到必需认识的东西。”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足以看出自主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崭新的教育理论体系,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一、第七届自主教育峰会

      非常荣幸,第七届自主教育峰会能在我校举办。通过本次学校组织的资助教育峰会北京论坛做展示课的活动,我可谓是收获满满。在第一次试讲过程,我的课堂教学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我在课上过于注重学生活动过程,课堂氛围过于活跃,甚至一度出现了“失控”的状态。北京市教研员刘延革老师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许校也强调,要让学生有思考,课堂才不会出现所谓的“失控”。结合教研员以及许校给我的建议,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教学行为的改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原本并不是令人生畏的,而是其乐融融的一件乐事,在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进行有深度、有价值的思考。经过对教案的调整,以及第二次试讲再修改。最终本节课,我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灵动、更活跃,让学生参与的数学学习活动更有效。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往往忽视。一是单纯传授数学知识,忽视了数学知识技能的培养,纯属知识型数学教学;二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其结果是教师教得死,学生学得死,学生跟着老师转,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都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去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是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独立获得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发现的数学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决不暗示,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更要 “会学”数学,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学习中科学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坚持师生间、生生间多边互动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二、我的自主课堂

      我要结合本学期的一节课作为案例来进行交流。这节课就是我在自主教育峰会上进行的展示课。

(一)、用心设计导入,学生“走进”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理念出发,提出数学课程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节课,我在设计导入的过程中,巧妙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借助学生整数比大小的经验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小学数学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新增的基本活动经验就是强调要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生长点”。 数学教师应追求这样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或合作探究、自主交流、自主反思等),来构建数学模型。


(二)、精心创设活动,学生“走出”数学

      本节课借助“抽卡牌游戏”,学生自主总结出小数大小比较和整数大小比较相同的地方,再通过“救”输的这一方的活动引出与整数大小比较不同的地方。通过提问“5 为什么放在个位?”“谁赢的可能性比较大?”“抽到什么就一定赢了?”,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数感、可能性的判断。在做抽卡牌游戏时,学生瞪大眼睛、攥紧拳头,情绪都紧张起来,学生这是不会想到其中的教学因素,但是一经教师点出来,立即使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朝着问题的核心迈进。 本节课虽然看到一些改变教学行为后的效果,但也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课堂上对于一些学生的生处理的不够成熟。在课后刘延革老师的点评中也提及到。本节课,在第一个活动后,女生输了,顺势为女生增加了小数数位。就急于让学生再次进行比赛,此时,若是利用学生现有的资源,让学生进行思辨那么对于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会更明显。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学习,愿望动力内容方法来自身的学习。根据自我的意愿、经验、个性学习心理来分析理解处理数学信息。具体地说,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具有学习的时间、空间、目标、内容、方法上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主体作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意愿,自由、主动地学习。它是一种数学学习良好状态。教师不再满堂灌,不再主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代之而起的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介绍数学学习方法,提供信息资料,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学生排忧解难。因此,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发挥有意识记的效益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内在的自我驱动的自主选择性学习。

返回列表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5011796号 )

Copyright © 2014 自主学习(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