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整体备课寒假集培训 一.学习所得和感悟: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跨入了智能时代,科技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高速发展,技术的进步导致世界范围内经济模式从大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王老师分析了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在各方面的不同,指出信息时代更多的是需要人们的创新性的思维,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给每个个体都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工业时代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而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的创新性思维,教与学的方式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呼唤新的教育,呼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需要从记忆知识转向运用知识,从传承知识到创造知识,从关注是什么转向关注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必须和运用语言的情境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本质相同但表现不同的多样情境,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为素养。陈老师引用了《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关“创设语言运用情景”的描述,指出情境和任务在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当中是非常典型的特征。指向核心素养课堂另一个特征是需要帮助学生建构大概念,用大概念拎起更多的零散的知识,并以教材中的说明文单元为例,说明大概念具有高迁移性,强结构性和阶段关键性。基于素养培养的目标,教学要集中解决知识的有效调用的问题,要在情境任务中的学习中,促进学生对学科本质和关键问题的认识,并通过进阶性的学习过程,以大概念为核心组织起零散的知识点。 陈老师认为,当下教育改革出现的热词,如项目学习、主题学习、探究性学习、任务驱动等名词琳琅满目,让很多一线老师觉得眼花缭乱,这些词语都是在思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核心素养培育需求背景下,教学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讲座中,王老师列举了大量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实例,强调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就是向上寻找,以大概念来凝聚单元整体左右关联,搭建单元学习进阶体系向内展开,以大任务来推动学生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行动计划: 小学语文教材强化了单元整合,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组织单元课文,因而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得到了高度的整合。这就为教师的大单元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有利条件,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着眼,将单元内的课文、语文园地、习作等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单元导语,明确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很多相通之处--共同指向单元教学目标,即单元导语。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导语,也就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语文要素,这些语文要素不仅指向学习内容,还包含一定的方法论,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紧扣单元主题,实施整体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课文的,其中"语文要素”指向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而“人文主题”指向教学内容和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以紧扣单元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以单元导语中提示的教学内容或情感主题为核心,把教学目标、学习方法和能力训练等教学因素渗透于教学主题之中,让学生在单元主题的感知与学习中,水到渠成地达成一系列学习目标。 三. 问题与困惑: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必须和运用语言的情境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本质相同但表现不同的多样情境,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为素养。指出情境和任务在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当中是非常典型的特征。 双减背景下,低段大单元教学如何打造融入情境式的作业设计?从而使学习评价能与教和学保持一致,达到教、学、评一体化。 一.学习所得和感悟: 听了陈老师的讲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理想任务群学习中的组拳式学习,打破了以往单单只教教材的局面,将文章和生活、活动、实践等联系起来,用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感悟到语文的魅力,从而乐学善学。语文要回归生活,用生活来成就语文。其次,语文教学离不开说、写、读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他们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割裂。陈老师讲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是能读会写善说,我认为这算得上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了。我们的教学应该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落实开展。 二.行动计划: 1、教学设计要更加生动有趣,使教材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着重培养学生读、写、说三方面的能力。 3、仔细钻研课标与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学情。 三.问题与困惑: 各个学习任务群都不是割裂的,它是一个整体对应关系,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指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怎样更好地结合各个学习任务群呢? 一.学习所得和感悟: 1.提炼学生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目标。以单元学习为路径的深度学习,用新的教学思维赋能目标设计。给学生提供整体性、结构化的课程,有利于核心素养发展 2.通过绘本提高阅读兴趣,有计划地进行阅读。 ①想像。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针对低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更童趣化,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利于三年级时的阅读理解与写作。 ②学习成果创作。对于每一阶段学习的重难点,最后一定要有成果反馈,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 二.行动计划: 1.做一名爱读书的老师。每学期给自己制定阅读计划,每一阶段的阅读中或结束后,写一写阅读所思所感。 2.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爱上阅读。可以在教学之余,给孩子讲一些有趣图书的有趣片段,在训练孩子聆听能力同时,让她们想要主动去阅读。 3.教给学生制作阅读计划的方法。这对于自觉性相对较弱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制作精美的阅读计划卡片,并且认真地去实行,最后再自评、互评。 三. 问题与困惑: 1. 整本书阅读 ①学生识字量有限,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②针对学生阅读量加大,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2. 提炼难点 学生们吸收知识的情况不太相同。每节课的难点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可能不同。那老师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度,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难点,分配好时间,让大部分的孩子都学习到重要知识。 一.学习所得和感悟: 1、教学设计中应转变观念,突出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应为学生活动做支撑,关注学习过程、方式,学习任务有空间、有挑战,兼顾学生差异性,凸显素养提升,落实教学目标。 2、单元教学设计中应重视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阐述单元学习内容和课时学习者,而不是每课教学重难点的简单罗列,让目标可操作、可检测、可达成。同时评价设计中应注意教学评一致,评价先行。 3、重视板书的设计,一份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缩教案。如线索式、网络式、问题式、阶梯式、回环式、线条式、矩阵式、对比式、导游式…… 4、作业设计关注作业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5、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老师要以身作则,做一名终身阅读者。 二.行动计划: 1、在本学期的教学设计中转变思路,每单元教学前梳理单元教学重点,设计框架,设计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 2、重视板书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变换板书方式,将教学重难点融入其中。 3、整本书教学以趣为先,选取优质的绘本图书,整合课内外资源,搭建各种学生的展示平台,让学生爱上阅读。 三.问题与困惑: 在期末怎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希望能有具体的例子讲解。 一.学习所得和感悟: 针对第一学段的孩子,阅读兴趣是最为重要的,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善于激发并呵护学生的想象力,不能用刻板的要求标准来约束学生,从而让学生积极自由地表达,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行动计划: 在今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整合单元进行教学的分析设计,了解学生的起点,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注重教学评一致,设计好每堂课的活动和板书等等。 三.问题与困惑: 针对我教学的二年级学生,有一部分孩子由于一些客观因素,阅读量比较匮乏,在我课堂教学中,这部分孩子就无法成为积极的分享者,而是当一个默默的聆听者,导致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不足,在创意表达上无法活学运用困难较大。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积极地进行分享表达呢? 一.学习所得和感悟: 今天上午我有幸聆听张校关于《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例谈 》的专题讲座,受益良多。讲座中,张校指出教师应该回归课程标准,从单元整体备课出发,结合整本书阅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小学二年级语文教什么、怎么教,教师备课应该怎样提纲挈领,整合单元,让孩子在浓厚的阅读兴趣中爱上语文,爱上学习,这为我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张校提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先从观察插图入手。教师要引导孩子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说清楚:谁在哪里做什么。虽然这样的问题对于学习积极的学生来说,可能过于简单,但这对于学困生来说,简单、基础的问题能鼓励他们开口发言,参与课堂,保持学习思想“不掉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关注到所有孩子,既要“全面关注”,也要“因材施教”。 二.行动计划: 阅读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对小学生来说,放声朗读可以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学到多种多样的句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熟读成诵,内化迁移 小学阶段,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并内化为己用,厚积薄发,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除背诵课文外,还应重视四字词语、成语、谚语等积累,使学生头脑中储备越来越多正确、规范的语言,达到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 3.深入文本,巧用教材 3.1巧用插图,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优美的插图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3.2角色体验,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角色体验,让学生走进人物心灵,进行零距离对话,有效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同构。 3.3自编自演,创新学生的语言表达。 编演课本剧不仅能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抓住各个契机,落实指导、反复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练就一副“妙语连珠,语惊四座”的好口才。 三.问题与困惑: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部分口头表达能力还行的孩子(能够按一定顺序观察与表达,甚至还能用上一些好词好句),一旦落实到书面写作,下笔就比较困难。我想请教一下:教师、家长该怎样给这样的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孩子能够较为从容地由说到写,体验写作的乐趣,愿意动笔。 一. 学习所得和感悟: 张校提出的“画与话”观点让我感触颇深。画与话可以让学生感受和洞察生活,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画与话可以鼓励孩子用画画的形式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画出来,听上去,它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做起来并不复杂,好操作,同时对孩子又益处多多。 绘画是学生的另一种语言,甚至可以替代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或情绪;语言又同时对绘画作品进行丰富补充和完善。绘画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关系,两者互通互助,共同促进发展。 在绘本阅读后,学生通过想象,用语言创编绘本故事,续写结尾——天马行空的想象、大胆的表达,让学生先用语言来表达对故事中绘画对象的理解,在自由的语言表达中唤醒绘画欲望,进而创编故事,进行绘画,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 行动计划: 我们班的学生阅读量偏少,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需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 1、发起全员读书的倡议,开展荐书活动。开学初,向学生推荐几本好书,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这学期我班将共同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 《木偶奇遇记》、《郑渊洁童话》 等。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童书,让学生在共读之外进行自主阅读。 2、建立班级图书角。 3、有效发挥图书角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把图书角建成最大的图书交换站和交流站。 4、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收获,以此作为督促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5、交流会中, 以“我最喜欢的图书”、“ 好书推荐”、“故事大王比赛”等小主题,组织学生向大家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落实好读书的收获。 三. 问题与困惑: 有些学生刚接触写作就对写作表现出厌烦情绪,写作兴趣不高,比如带学生出去春游,然后由学生写一篇以《春游》为题的作文,,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春游的兴趣,也影响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想请教一下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一.学习所得和感悟 阅读不仅仅是读一本书,而是要深刻考虑到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整体设计。我们应在之后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所思所得,并在阅读后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二.行动计划: 1.在阅读前向学生介绍阅读书目的描写年代与作者生平,对其中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阅读时便于理解。 2.设置阅读情境与问题探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深入的理解文本。 3.在阅读后制定多种活动,展现阅读成果,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感悟文本内容与情感。 三.问题与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从学生角度出发,把握课文与单元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提出问题,以及学会从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吸收知识。 一.学习所得和感悟: 今天听了张海宏老师的讲座,张海宏老师用具体例子,详细的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进行整个单元的单元设计,从课时内容分析,课时学习者分析,重难点,学习评价,学习活动,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让我们清晰的了解怎样在自己的课堂上提质增效。 回顾自己的课堂,还是有太多时候是把每一课割裂开,单个单个的去教授给孩子们,很少去想每个单元的每篇课文的联系,今天听了像老师的讲座,我对自己的课堂也有了许多疑问,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探索。 二.行动计划: 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尝试单元整合,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在备课,上课中体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问题与困惑: 1、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听完张秋爽老师主题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例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张老师从对比解读新旧课标入手,到核心素养的理解,再结合具体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强调单元教学应体现内容的结构化,让我明白了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要从四个维度(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去思考。张老师多次强调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比如“穿珠子”练习中,孩子会出现画小棒、点数法、画积木块、10个10个数等方法,这些过程正是孩子们数学思维形成的过程,虽然耗时但不可或缺。 张秋爽老师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列谈》的讲座,内容详实、丰富、生动,既有高屋建瓴的课标解读和理论指导,也有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引,确实令我获益良多。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老师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分享过程中提了很多关于激发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游戏活动和如何了解学生学情的措施。其中,《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从11版常见的量移到22版综合与实践板块,更重视了数学与生活情景的融合。张老师分享的《认识人民币》这一课让我印象最深的从现实背景出发考虑大数据时代纸币使用逐渐变少则学生对此生活情景较陌生,并且强调知识不能停留在认识货币单位、进行单位互换,由此重新认识如何教学《认识人民币》的内容。经过张老师的分享,我对于《人民币的认识》也有了一定思考,人民币的认识说白了就是孩子可以在生活中熟练使用人民币,培养学生的量感。那么可以去把《认识人民币》作为一学期的学期主题式学习,初期简单认识人民币,然后利用学具人民币充当日常奖励积分兑换的奖券,课外让学生调查实际生活中商品价钱,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商品兑换的形式,每次兑换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建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就像泉水一样,只要它用起来就”活了“。最后再次感谢张老师的讲座,让我更清晰如何抓住单元核心、如何把握学情。 张秋爽老师的培训,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知识为什么是这样的。要教会孩子知识的逻辑结构,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对教材的整体框架有所把握,横纵向知识编排有所领悟。数的一致性、运算的一致性和数与运算的一致性都强调的是知识的根本属性,那作为老师,就必须去研究知识的结构特征,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教材编者对于知识的编排体系,与每一个知识所应用的直观、抽象等的方法指导。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老师,必须保持学习的心态,才能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 运算的一致性要求算理与算法的兼顾,算理是算法的总结,算法是算理的应用,让学生兼顾对于算法与算理的均衡是我接下来着重思考的方向。 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整体备课寒假集培训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5011796号 )
Copyright © 2014 自主学习(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