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
小学教师

深耕教学沃土,点燃思维星火【王天悦】——北京市顺义区沙岭学校 ...

2025-6-27 11: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8| 评论: 0

自主教师风采 |王天悦:深耕教学沃土,点燃思维星火

一年的名师工作室研修,对王老师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寻光之旅。她将研修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沙岭学校的讲台上,以更新的理念、更优的方法、更深的热爱,践行着启迪智慧、点亮未来的教育使命。

研修之初,名师工作室的前沿理念与深刻剖析,如一道强光,照亮了王老师教学探索的新方向。“数学教学,核心不在于学生能解多少题,而在于能否真正激活思维,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数学大脑’。”王老师在研修笔记中这样写道。她深刻认识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的价值在于点燃兴趣、搭建支架、引导深度思考。这一理念的转变,成为她重构课堂的基石。她开始有意识地“退后”,将探索、质疑、合作、表达的舞台真正让渡给学生。

01.学思研修档案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参与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对这种创新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实践回顾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选择了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作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主题。这一主题与小学数学中体积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又涉及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际生活应用,符合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相关性原则,且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的原理,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记录与计算,并与科学实验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案和生动有趣的 PPT 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了体积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奠定基础。接着,引入科学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水和量筒等工具,通过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如小石块、土豆等)的体积。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此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评价实施

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课堂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操作规范性和团队合作情况;通过学生作业检查他们对实验原理、方法和计算过程的掌握度;设置小测验,考查学生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应用能力;同时,根据学生在小组互动游戏(如模拟测量不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竞赛)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效果分析

1.提高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来看,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实验环节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验中,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2.增强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熟练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准确进行数据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出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综合素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小组中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同时,在面对实验中的问题和挑战时,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


回顾一年的研修历程,每一次的专家指导,每一次的集中研修,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每一次的案例分享,都产生着新的质变王老师的蜕变与成长,是沙岭学校教师队伍蓬勃发展的缩影,也必将鼓舞更多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

王天悦老师,这位教育路上的坚定“追光者”,正以其智慧和热情,持续照亮学生通往数学殿堂的道路,也照亮着自己专业成长的璀璨星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5011796号 )

Copyright © 2014 自主学习(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