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育心得体会 走上工作岗位将近一年,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和摸索,对自主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个人认为实施自主发展教育最重要的有两个问题:其一,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其二,教会学生自我管理。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也是终身学习的前提。要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当“导演”,而非“主角”。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觉得,教师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自悟。我们要打破常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改灌输式为讨论式、问题式或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作用,通过设疑、探索,使学生的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做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会学生自我管理,主要是教会学生管理自己的目标,管理自己的事情,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施自主课堂教学,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传统教学中的“主角”变为现今的“导演”,让教师由台前走向幕后,学生则由旁观变为参与,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主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从而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学生的导师和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知识的顾问。面对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新教师,很多时候让我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所适从的感觉。要想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自主教育模式,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和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主教育的三大发展之一就是全面发展学生,即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和示范去塑造、教育学生,出尽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接触的社会复杂多样,而小学阶段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此时正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所以在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以自己的榜样的作用去影响、感化、引导她们,塑造她们人格,教他们学会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新人。并且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各种行为习惯,并及时鼓励、表扬和纠正,重视学生身心发展。比如:时刻提醒学生写字的坐姿;对同学互相称赞和感谢;对老师的感谢和称赞;回家后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等。这些小小的提醒对老师来说仅仅是一句话的事儿,可是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却是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能促进孩子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孩子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力争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效率是教学的生命线。通过几次教学比武活动,我真的是深有体会:作为教师,只有转变传统观念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课中要多注重学生的理解,师少讲,生多读、多说,只要是学生能理解的、能自己学会的就不讲,对一些学生理解不好的或不透彻的,这时候老师再去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也不觉得累了。这样的教学,就避免了一节课中老师啰啰嗦嗦的讲,让学生感觉如在梦境中什么也没学到,而老师也口干舌燥,毫无益处。 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知识不断地更新,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自省之后我明白,作为一名初上岗位的新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应有一泓流淌不息的泉水去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观念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 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严格的按照基本教学步骤来进行教学设计,毫不松懈的进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探索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成绩,更新自己,适应现实的社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摸索是没有止境的,努力吧!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5011796号 )
Copyright © 2014 自主学习(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