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言书和纲领性文件,以其对原有课程体系的突破、超越和创新而启动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纲要>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和体系结构就是尽善尽美的,恰恰相反,它需要的是前瞻性研究和超越性探索,通过“否定之否定”过程从而不断趋于完善。正是基于这一视角,本文拟通过阐述笔者长期思考、探索的一个命题一自主课程,尝试对<纲要》所规划的课程目标、内容体系与结构,进行一些超越和突破。 一、自主课程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自主课程,是学生个体自主发展课程的简称,是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与需要、理想与抱负、潜质与特长,自行设计学习目标、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与方式、自我评价与管理,以实现人生自我发展的个性课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目标与趋向:个性发展与个人化 教育作为人发展自身的实践活动,其过程与结果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从而形成个体形态的人,这一进程具体体现为一种双向建构的过程:一方面,个体通过教育实践获得和消化人类所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使人类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一内化为自身本质的一部分,并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直接交往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形成社会性和一般人格(共性)。这一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个体又在消化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并在同他人交往与互动过程中确立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中获得人格的特殊性,形成个体性和特殊人格(个性),这一过程是个人化的过程。每一个体的发展都是这种双向建构过程的有机统一、相互融汇,缺少任何一方面,这种发展就是不健全的。就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课程而言,不同类别的课程的价值与功能各不相同。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来看,国家课程的着眼点是全国所有青少年儿童,其培养目标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统一要求,作为共性课程,体现了培养社会性和一般人格的功能,也就是使所有个体获得适应社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因而,国家课程的实施是学习者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途径。国家课程虽然也有适应差异、发展个性的要求,但在根本理念与内容上,这方面不占主导地位。<纲要>关于课程总体培养目标的论述就没有提及发展个性,仅在课程实施层面——“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提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如果设置自主发展课程,则可从另一端完全面向差异,以发展特殊人格为核心理念,着眼于。这一个”或“那一个”具体学生的个性,或者说是完全彻底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课程,具有个别性、自主性、特殊性、灵活性等特点,从而成为个体个人化进程中的主要途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则介于二者之问,除了要切实地、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外,还要研发出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课程,虽然学校课程中的校本开发部分越来越趋向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自行创造与生成,与自主课程有交叉和融合的部分,但是,二者与国家课程仍无本质区别,是范围渐次缩小的一“类”学生的共性课程。这四类课程组成了一个各具特点、功能而又相互补充、协调、联系与融合的完善、均衡的课程体系。 (二)内容:个体发展为核心 自主课程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基础上,从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和自身实践相结合的平衡中,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而选择和确定的。 (三)决策与管理:学生为本 它是学生独立决策的课程。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意愿和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想、信念、抱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等个人倾向,在全面了解和权衡自己的潜能、资质和特长等个人潜在价值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发展方向和确定学习内容的课程,也是一种完全自主的课程。 论自主课程.pdf (此附件为caj格式,阅读需下载caj阅读软件,下载链接:http://dlsw.baidu.com/sw-search-sp/2015_04_27_15/bind1/13735/rj_ji7512.ex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