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徐红钰--北京市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

2019-3-11 09: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91| 评论: 0

    徐红钰是北京市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已经在教育领域从事十年。

【自主教育解读】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将课程改革融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才会真正使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花朵常开不败。

【自我激励策略】

一、思想上重新接受教育

1.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重新认识数学学科的专业特点。

2. 改变错误的教学观念,在思考中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

3. 虽然学术研究听起来遥不可及,但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可以研究的资源,首先自己要留心观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持久坚毅的心,研“术”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

二、行动上改变教育

1.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或困惑等问题,要经常请教专家。告诫自己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别人来听课,主动向校领导申请上公开课,积极邀请专家来听课并给予指导。

2.坚持每周两篇教学反思,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教师个人的语言表述、学生课堂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以及改善的措施。

3.每天坚持1-2小时的阅读,及时做好阅读笔记。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塑造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上更能吸引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地学习。

4.制定自己的成长目标:四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七年内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十年内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二十年内成为名师。

      总之,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并且坚持按照所制定的计划执行,时刻告诫自己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使自己在专业知识、专业功底方面得到提高,促使自己尽快成长,按目标达成人生规划。

【教育信仰】

用数学的思维认识世界,改变世界。

【自主教育学习心得】

读《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探索》的读后感

      合作学习是一种真正还主动权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合作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在合作中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竞争,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首先合作学习一般都应有明确的任务,明确的任务是合作学习的指南针。问题不明确,过于笼统抽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会无处下手,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问题如果过于简单,同样不会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热情。如果在制作模型时,老师只布置制作模型,而不进行必要的讲解,学生在合作中无从下手,相反会使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变得不愿思考,只求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来应付教师的提问。因此,任务的确立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既要明确,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合作的热情,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愿;教师不应有合作学习就必须解决问题的观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成果形式要更加丰富,从而使合作学习更具激励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成果不仅仅是问题的圆满解决,有时也可以是疑问,甚至是分歧。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对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见不同的时候,这就在合作中产生了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并不仅止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产生问题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成果。还有的问题在合作学习中会产生分歧,从而使问题无法解决,对这类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就是解决不了问题没关系,但必须明白分歧所在,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取得的有意义的成果进行表彰与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功之举”。这样,明确而又丰富的成果形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就感更大一些,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对于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师生互动。比如,在模型制作完成后,让学生相互评价,老师点评等,让学生到自我存在,感觉到“我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合作中来。

【自主学习感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说学生就可以在家闭门造车,而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数学学习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恐惧,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的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因此,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但如能把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学生在初学数学时都会感到新奇,因而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和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 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

A. 小组讨论

     课堂上,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的精神。比如,以前评讲材料解析题时,都是老师详细地分析,学生不管懂还是不懂,都得听,很被动,也很容易走神。讲完3个大题要花10分钟左右,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辛苦。后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老师先给答案,学生核对答案,然后小组讨论,交换自己的意见。这样,大部分题学生可以自己解决,老师只是解释难点。这样,既抓住了难点,学生又学得深刻,可谓一举两得。

 B. 担任小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担任小老师,让他们来解释。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和思路出发,有些同学做得非常好,不仅说出他们的理由,还说出他们的困惑,听者收益非浅,老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抓好重点,调整教学的方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意志品质欠佳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不 理想,则丧失信心,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任何学习过程都不可能是一而就或一帆风顺,学习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还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学习需求。对学习上一时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格外关怀和呵护,真正确立起“偏爱差生”的教育观念,尽最大的努力去扶助与感化他们,使其逐步踏上自主学习的阶梯,与其他同学一道分享求知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最终实现“教学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返回列表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5011796号 )

Copyright © 2014 自主学习(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