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彭肖月老师

2019-12-10 13: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86| 评论: 0


教师介绍

彭肖月



     彭肖月,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六年的教学时间,彭老师始终有着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很快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彭老师踏实、认真,勇于创新,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敢想、敢做,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彭老师认为“自主教育”一方面是突出学生能够自主的学、自主的发展,最终成为有较强的主动意识、自立能力、自我调控意识和进取精神的人。另一方面,也强调教师的“自主”,能够不断自主学习,最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同时促进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学习心得分享



   抓住知识本质,面向全体学生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还要研究学生,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他们自主构建,自主生成的过程,课堂才会灵动精彩。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教材的编排体系上分析,无论是从“测量”中对“面积”这一数学量的角度看,还是从“图形认识”角度来看,本节都是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追根溯源是由它的底和高决定的。

      那么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知识水平如何呢?我对全班45名同学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结果可以得知:全班约30%的学生能够得到给定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中17.8%(8人)的学生能够简单说明理由和过程。通过访谈可以得知,在17.8%的学生中,仅一半学生(4人)能进一步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它的底和高有关,而与其他量无直接关系。由此可知,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理解是分不同层次的。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我有了如下思考:(1)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一个完整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2)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在让学生知道公式是什么和经历简单的公式推导过程之外,还应该让学生从多角度、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内涵。

       秉承着以上的思考,我在不断地磨课中,有以下几点改进:

1. 探究活动的调整

       在初期的设计中,我把探究活动一和探究活动二合并成为一个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探究,得到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只经历了一种方法的探究,要么“数方格”,要么“剪拼”。在同学汇报的过程中,一部分同学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与之互动;而另一部分同学则眉头紧锁,忙于消化同学刚才说了什么,而并未亲手实践,个别同学也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更不利于接下来两种方法的对比联系。一节课下来,总觉得效果不佳。经过同组老师和校领导的一起研磨,认为这样的探究活动并不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经过调整,将大的探究任务分解为两个探究任务,这样调整的好处:(1)让所有学生都经历同样的学习过程。(2)程度稍差的学生可以逐步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程度稍好的学生在经历了“数方格”这样繁复的方法后,有了寻求更简单的方法——探究公式的欲望,较好的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

2. 新课引入方式的调整

        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是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入的,通过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直接引出课题,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得到结论。表面上看,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对公式记得很熟。但在运用方面却出现了问题。如,在判断“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也相同”时,很多同学出现了错误。如何让学生真正深刻领会平行四边面积的内涵?经过研磨,决定从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出发,让学生先产生认知冲突和探索的欲望,接下来通过不断地抽丝剥茧,最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和它的底与高有关,深刻了解了内涵。

      课后,学校领导和同组教师对本节课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同行的指导和我的反思,我认为还有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1.学习单探究任务一的要求不明确

        探究任务一是利用方格纸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里我的设计是“你是怎样得到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在这里,我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或者用示意图来表达出来,但是上课时并没有做进一步解释,导致一部分学生用了比较繁琐的方式来表达,浪费了时间,到活动结束时并没有完成任务。

2.不能很好的捕捉并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

       如在探究活动一时,有学生在将半格的面积通过平移,拼成整格面积时,不是一格一格平移,而是将一侧的半格整体平移至另一侧,这是一种很好的整体把握问题的思想。当时我担心学生会与探究任务二的“剪拼”混淆,因此并没有对这种方法给予充分反馈。其他同学失去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总之,通过这次备课、磨课到最后的评课,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1.数学课讲“理”,讲究追根溯源,怎样将“根源”合理、有效地呈现给学生,需要精雕细琢,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恰当设计教学环节,合理选择教学用具。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怎样将学生的思维尽量外化,凸显学生的不同思维个性,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原生态的表达。通过学生的表达来寻找学生思维的路径,从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行动管理表分享


    彭老师的行动管理表分享





返回列表

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5011796号 )

Copyright © 2014 自主学习(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