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君(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八角楼上》一课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写下许多光辉著作的故事,通过让学生了解革命领袖的事迹来传承红色文化。但是,学生的生活与文中环境差距较大,所以需要教师讲解课文的历史背景来架起学生与伟人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感受战争年代毛主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的艰苦,体会毛主席忘我的工作精神。
优点:本课教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教学重点突出。教师能从单元整体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能紧紧围绕“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这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训练点得到扎实落实。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段特点,通过图片、词卡、视频等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有效减小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建议: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减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加强读书训练,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刘佳(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刘佳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一课,本课从交流学生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开始,引向交流家人的名字再到名人的名字,感受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和长辈的关爱期待。刘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和小游戏的形式,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指导学生学会讲清楚和礼貌回应,分享了自己、家人及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优点: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准确,能够围绕教学目标教给学生交际方法,并进行恰当板书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比较充分,尤其是学生关于“人名”资料的课前调查,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等人文素养的渗透,实现整体育人。
建议:本课为口语交际课,应尽量多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真正交际起来,在交际中习得方法,体验交际的快乐。
魏祎(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四年级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教学过程不仅要围绕“成长故事”这一单元主题,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故事主人公心情的变化,本单元课文贴合学生的成长经历,引起了不少孩子的共鸣,正因如此,想要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入理解,需要在教学上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活动。
优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强,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划、批、感悟。对教学目标把握准确,能紧紧围绕“我”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并绘制心情曲线图。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重难点句。
建议:人文主题的渗透在语言文字之中,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用在讲完课文之后再进行强调。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的文章。旨在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
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查找并运用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及背后所蕴含的浓烈的思想感情。课上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以多种的形式朗读,读出作者的殷切期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董晓英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董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外貌和语言描写,感受鲁迅笔下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用具体事例和场景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朗读、交流和体验闰土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闰土的特点。巧借资料,理解重难点,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
教师精心创设讲故事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生之间互动良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聚焦四个新鲜事儿,从学生喜欢、印象深刻的雪地捕鸟入手,指导学生展开交流,在讲故事的分享中,感受人物形象,讲的过程中,引导
学生抓关键词句,讲清楚,讲生动。重点聚焦“看瓜刺猹”这一经典段落,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悟中体会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为突出中年之后的闰土形象比较做铺垫,也为课后的仿写奠定了基础。适时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鲁迅少年时代的生活,为学生学习搭建了支架。
在新课标引领下开展《稻草人》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整节课以对比阅读为核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慢慢读懂叶圣陶的作品,为学生的进一步阅读做了深厚的铺垫。刘占红老师在评课中表示:本节课教学板块清晰,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阅读中读懂故事;而且本节课通过先引导学生尝试说情节再借助板书讲故事,为学生的讲故事提供了支架,让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水平都得到提升。
自主教师:沈秀花(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沈秀花老师授课内容为四年级数学《方阵问题》。在课堂上,沈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观看阅兵仪式,引发学生对于方阵问题的思考。再结合运动会入场式生活情境——最外一圈学生手拿花束,明确研究内容。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的过程中自主研究问题,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理解不同方法的本质,沟通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在逆向思维的变式练习中,加深对各种解题方法的理解。
专家点评:
自主教师:石维华(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认识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北京版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把绘本故事《清扫机器人咕咚》进行了改变,以求助视频的方式带给孩子们,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
专家点评:
秦京利老师授课内容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百花园中的《铁链的长度》一课。课堂上秦老师通过《飞夺泸定桥》的影片片段,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并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产生多种方法的思维碰撞,并通过直观教具的操作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探究出n个铁链的长度的计算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完整、目标准确。
课堂结构清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化繁为简的学习方式,探究铁链的长度,在探究的过程中以学习单导学并利用学具直观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索规律,利用规律,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建议:可以进一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选择铁链的长度,自主体验探究,到底怎样发现规并更好的利用规律。
前期准备丰富,课前调研给学生建立了充分的体验,对于量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课堂结构清晰,课堂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亲生经历一千米的长度,在探究的过程中以学习单导学,并让学生经历多种方式:如数步数,数方砖,看路灯,行走,跑步,坐车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教师把实物带入了课堂,给孩子直观的感受,一下子就明白了单词和句子的含义。教师还特别注重让学生进行体验,通过弹奏乐器激发孩子的兴趣,配上音乐让孩子们来说,可以看到孩子们说歌词的时候越说越好。
2.把故事进行了补充,填入了第一人称口味的句子,将故事生动化,还加入了评价用于,拓展了学生语言,将故事的情感融入进去,关注了情感与表达。
3.板书非常清晰,将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展示,还用板书让学生关注了Panda的情感变化。语音部分的板书也很清晰。
4.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拼读习惯。特别是一些比较难读的单词,带领学生学习拼读方法。也可以看出老师经常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5.注重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讲故事过程中一直有教师的评价,学生表演之后还有生生之间的评价。可以看出是平时训练有素的结果。
本课时选自北京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MAY I TAKE YOUR ORDER? Lesson 19, 话题是“中餐厅点餐”,通过Mike一家去中餐馆点餐与就餐时的对话,学习点餐的核心用语,及合理点餐的5点原则:1. 礼貌点餐;2.健康饮食;3. 样式丰富;4. 数量合理;5. 备注口味,同时体验中餐的饮食文化。
1.非常关注细节,同时给了学生充分说的机会,特别是开头让学生观察在中国餐厅还是西方餐厅,学生观察的很仔细,包括是圆桌、有筷子、服务员的服装、菜单等。
2.注重听的层次性。第一遍试听是无文字版的,让学生专注于听,之后第二遍是有文字版的,学生可以可以兼顾听和读。
3.关注了文字,深挖了语篇内容。如让学生思考:What can make it sweet or sour?每一个人物点菜之后老师都有追问:如为什么点这个?最后服务员应该把菜再说一遍。
4.课后读的任务分为两个,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进行了分层教学,体现了个性化,同时鼓励学生创编故事,拓宽了学生思维,练习了语言。
5.注重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鼓励生生之间进行评价,且评价内容丰富,既有针对语言的又有针对内容的,评价语言很丰富。
6.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菜单补充完整,而且加入了热菜、凉菜、主食等内容,将教学生活化。
7.始终在帮助孩子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特别是让学生自主对话的时候,让其他学生评价她们点的菜是否合理并给出建议。
8.拓展了不同菜系的小组活动,同时每个小组的任务不同,有信息差,学生听的时候会更感兴趣,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祖国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师围绕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It’s a nice autumn Lesson 16进行了研磨和展示。教师利用问题链逐层引导学生理解与内化文本。在应用实践环节教师利用多模态资源延续课本情境,引导学生依据天气为Sara匹配合适的穿着。最后教师自制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分享多变天气下的健康生活小建议。
1.注重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在黑板上面用爬树的方式体现小组评价。同时注重奖励的公平度,如jacket不好读,奖励就会翻倍。
2.教师注重观察细节,图片上人物所穿的衣服(由此猜测季节)、时间等细节都关注到了。同时关注语篇深层次的语句含义,如:Winter is coming.
3.教师注重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多次追问:Why? How do you know?
4.注重习惯培养,在学生读的时候让学生指读,而且可以看出教师平时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在屏幕上还打出了具体要求。(是否借鉴了攀登英语的评价方式?)
5.将实物引进课堂让学生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填空题的设计非常巧妙,从Guoguo 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让学生回顾语篇内容,内化语言。
7.从主人公衣服颜色的选择、雨具的选择关注了安全问题。
8.巧妙的将对话教学与单词、句型教学结合起来:用果果帮助萨拉选衣服的方式。
9.拓展了一周之内不同的天气选择不同的衣服,有拓展了不同城市的不同天气,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真实的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