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自我提升与发展的道路上,自主研修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形式。学、思、行,在学习中增长本领、在思考中收获经验、在行动中得到进步。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每一场研讨,都是一次成长的邀请。专家陪伴式提升,为参研教师解答了疑惑,指明了方向。在专家的引领下,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的老师们在课上、课下都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一面。交代单元主题活动大任务:班级月刊征稿主题:身边的他,学习名家如何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1. 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摔跤(动作)骆驼祥子(外貌)两茎灯草(动作) 2. 回顾《刷子李》第一课时方法: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把刷子李写清楚的?动作和语言写出了刷子手技艺高超。 (1) 找到文中第一次描写曹小三的语句。曹小三最初的态度:半信半疑(生读、板书) (2) 绝活是什么?学生找到让曹小三半信半疑的绝活什么? (3) 学生根据提示学习:跟着师傅的第一天,曹小三的所思所想。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4-11,画出描写曹小三的语句并画出关键词,写下你的体会,完成后小组交流。 (4) 交流: S1:第三自然段看到第一个心理变化:半信半疑, S2:读相应的句子, S1: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读,崇拜(生板书)师:一条时间轴,最开始是半信半疑,现在是崇敬。(完善黑板时间轴)指导学生完成时间轴,崇敬的位置写好一点。指导读出节奏感(手势和象声词指导)。男女生赛读。 S2:读第六自然段,质疑(板书)思考写在什么位置。 S3:第九自然段更加崇敬至极(板书), S4:之前有一个内心复杂。S5:权威 曹小三这一天都在观察什么?白点,心情随着这个白点开始变化。 师:借助典型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的特点,刷子李写了哪件事? 1. 结合本单元所学。结合自评表自评,老师用AI来写。 2. 学生分享习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运用了细节,还有我这个人物的侧面描写。有引用。 3. 老师分享AI作品,学生评价:僵硬、缺少细节描写、没有事例。学生改写,老师提示:你能想到谁? 首先,我认识到在识字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表达了解其特点,从而提高建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虫字旁”与虫类动物的相关性,以及所学与学生的联系,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了生字,这种方法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 其次,阅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加节奏线读、表演动作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我也应更加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本课还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培养,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他们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首先,在识字教学方面,我将更加注重形声字的教学策略。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虫字旁”与此类动物的相关性,以及所学与学生的联系,有效帮助学生认识生字。我的课堂充分充实,在今后的识字教学中,不仅教学生认字,更引导他们发现汉字的结构规律,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加深记忆、提高识字效率。 其次,阅读训练将得到更多重视。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如加节奏线读、表演动作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儿童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他们的情感。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读多背,通过反复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我还将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身语言表达内容,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他们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我也会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问答游戏、小组讨论等,让学生交流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学习这堂公开课,我将在识字教学、朗读训练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识字教学方面,尽管公开课展示了如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帮助学生认识生字,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和运用仍存在困难。他们可能能够记住某个字的读音,但在遇到具有相似声或形旁的新字时,却难以准确判断其语言的意义。这让我意识到,需要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形声字的知识。 其次,在朗读训练上,虽然多样化的朗读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课堂管理上却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朗读中来,避免个别学生分心或捣乱,是我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对于朗读节奏和语调的把握,也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儿歌的情感和韵律。 最后,在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培养上,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仿效或创编儿歌时,仍然显得拘谨和缺乏创意。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有关。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我未来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在研修课堂上,老师们学理论、研课例、磨技能,不断打破视野的局限,投入到创新研究、改革提升的教育实践当中。通过阅览参研教师的研修笔记,我们可以看到专家的科学指导对于老师的自主提升来说,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未来,期待老师们跟随专家的步调,得到更深层次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