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李珊珊 ——大孙各庄中心小学校 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本科学历。在顺义区“十二五”课题视导活动中做课题研究课《在金色的沙滩上》;在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2016年顺义区新任班主任培训项目中撰写的《用爱和理解滋润每一朵小花》被评为优秀成果;在北京教育学院和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联合举办的2016年新任小学班主任培训项目中撰写的《彩虹读书活动方案》获优秀班会设计二等奖;在“第五届全国自主教育峰会北京论坛”活动中,做了题为《荷叶圆圆》的说课,被评为一等奖。 用爱和理解滋润每一朵小花
当孩子们第一次背着书包,欢快地踏进校园的时候,他们人生的第一页就正式打开了。如何在这一页上描出美丽的图画,呈现童年的精彩?如何顺利地使孩子由懵懂无知走向智慧成熟?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一直深思、探讨的问题。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爱和理解是解决我们师生代沟乃至问题的至好良药。 2017年新学期,我来到了一年级执教。这里有着一群天真可爱、聪明伶俐的小朋友,他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朵娇嫩柔弱的小花,等待着呵护和滋润。慢慢的,我与学生熟悉了起来,在这群小家伙中,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小杰。如果用一首诗形容他: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我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原来,小杰竟是个单亲家庭的可怜孩子,父亲去世了,母亲常年外出工作,家里只有一个不识字的爷爷照顾他,孩子的学习没有人督促,行为习惯也没有人引导。 他还是个孩子,没有父母时时刻刻的疼爱,作为老师,我才最应该用爱和理解去包容他,帮助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育人又是长期性的工作,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细心,有耐心与爱心,尤其是对特殊学生的转化与教育。” 我想,我必须要先缓解与他僵持的关系,只有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和信任,才能建立起师生间的紧密联系,才能顺利展开教育教学。机会很快来临,没过几天,班上进行了《小画家》这一课的学习。为了激发学生对雪天的向往,我用几张美丽的雪景照片导入课程,小杰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踊跃的举手争取,以前,我总是忽略他,把机会留给听话、懂事的学生,这一次,我要把之前的错误扭转! “小杰,请你为我们大家朗诵课文。” 小杰睁大了眼睛,没有料到我会把第一个展示的机会给他,不自信地问:“老师,你是说我可以第一个朗读吗?” 我点点头,笑着说:“对,老师期待你的精彩表现!” 小杰高兴极了,我邀请他来到讲台中央,和底下的同学互递眼神,全班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杰受到了鼓舞,用感激的目光看向我,开始了他的朗诵。他的声音起初并不大,可同学们听得认真,现场安安静静,小杰慢慢放开了声音,语气也轻快了起来,连嘴角都挂上微笑。小杰第一次这样认真朗读,同学们都察觉到了他的专注,朗读完毕后,爆发了比上一次更真诚、更热烈的掌声。小杰的眼睛亮晶晶的,小脸儿涨得通红,又是感动,又是激动,抹着眼泪向大家说:谢谢,谢谢。经过这次活动,小杰有了很大的改变,成绩稳步上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 我们常说,教师要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知道有多难。作为老师,爱成绩好的学生似乎更容易些,我们的目光常常被他们吸引,即使他们犯了错误,都会觉得是那么的可爱;但是,那些“带刺的花蕾”呢?他们也是需要我们用爱和理解去浇灌的!越是这些努力想引起老师注意的学生,通常都有一颗脆弱的心,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俯下身子,竖起耳朵,去聆听他们的心声;用爱和理解去滋润每一朵小花。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5011796号 )
Copyright © 2014 自主学习(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