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中找寻相同 —— 学力训练之求同思维训练 课题名称:从不同中找相同 教学年级: 四年级(上) 设计者: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姜霞 学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关注事物现象间的共同点,引发联想,培养求同思维能力,提升思维的条理性。 训练重点:善于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 训练难点:对比分析不同方法、运算、情境的相同之处,异中求同,概括归纳,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活动: 教学 流程 |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 设计 意图 | 激趣导入 | 找规律,填空:(1)1、3、5、7、( )、( )··· (2)5、10、15、20、( )、( )··· (3)4、7、10、13、( )、( )··· 这三组不同的数有什么相同点? 揭示课题 | 简单有趣的数学题目,引出课题 | 探索新知 | 1、水果店每箱苹果25千克,今天一共卖出了12箱,请问一共卖出了多少千克?列算式 25×12,交流计算方法。  思考:不同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这几个不同的算式,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 (1)443-36-164(2)35×7×2(3)7200÷25÷4 3、这几个不同的图形求周长,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4、这几个不同的情境,有什么相同点? (1)小红用了15元钱,买了5支相同的笔,每支笔多少钱? (2)老师花了60元钱,买了3个排球,每个排球多少钱? (3)文文用了40元钱,买了4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 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法、不同运算、不同情境中找出相同点的过程,积累异中求同的经验,培养他们的求同思维能力 | 拓展提升 | 请创作一组有看似不同,却有相同点的题目吗?试试看吧! | 考察学生对求同思维的领悟能力 | 总结反思 | 有什么收获? | 反思中成长 |
|